公司动态
2024-07-01 15:38:44
浏览量:
煤改电经历了近三年飞跃式的发展,现已进入了后期;品牌众多、价格降低、竞争激烈等市场特点愈发凸显,在这种情形下,中小厂家到了不得不调整经营策略的地步。
市场上价格日趋降低、产品性能竞争激烈、研发成本加大、销量突破但利润降低、马太效应明显、专业厂家举步维艰等难题屡见不鲜;而中小厂家首当其冲,处境日趋严峻。
与中小厂家相比,大品牌不仅拥有一支从研究开发、试验设计、生产制造、过程控制,到安装销售、售后服务的专业团队,而且具备各式供热产品,年生产量居高不下,边际成本较低,在煤改电市场中占据优势。
与此同时,由于煤改电成本前期投入较高,在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往往需要企业垫资,而大品牌市场影响力较高,资金流充裕,政府相对比较信任;是以优质项目往往被大品牌斩获,中小厂家难以发展。
市场的规则就是优胜劣汰,想要长久存活,中小企业必须向大品牌化转型。
如今,采暖市场严重依赖政府补贴,继而出现支付难的问题。煤改电项目改造成本比煤改气项目成本更高,与散烧燃煤供暖成本相比更是没有竞争力,由此出现了煤改电项目过分依赖政府补贴的情况。
在地方政府面临财政压力时,导致奖补资金的实际落实时间落后于项目建设,企业垫资成为常态。“企业为主、政府推动、居民可承受”的清洁取暖方针要求企业在项目中承担主体责任,同时带来了项目结束后企业收款难的行业顽疾,许多企业因此衰败。
市场危机四伏但也不乏机遇。虽然煤改电盛宴已经步入尾声,但新的政策也在相继推出;以北京为首的多个地方政府纷纷推出相关政策,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产品。这类产品在节能、环保、舒适的优势已经家喻户晓,由此出现了一大批愿意为品质生活买单的中产阶级以上人群。
曾有业内知名经销商预测,清洁能源产品有望在北方改造主要地区保持高速增长,原因在于财政能力;这部分地区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,又要按时完成改造任务,投资额相对较少的清洁能源产品是清洁取暖改造的首选产品.
可以说,以现阶段的煤改电产品较高的品牌离散度来看,以品牌扩充市场,也是未来中小厂家突破的一个方向。